標籤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台灣舞蹈家許芳宜,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勇敢踏出舒適圈,第一步先學會「不怕」......


台灣舞蹈家許芳宜,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勇敢踏出舒適圈,第一步先學會「不怕」......
撰文者:Esther  20159
60年次的 許芳宜,是台灣著名的舞蹈家,也是少數活躍在國際間的台灣舞者,出生在文風純樸的宜蘭,小時候的她,卻從來不敢想像她能擁有「夢想」......
她是家中「最不期待」的小孩,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夢想......因為不愛讀書,努力念不起來,許芳宜的父母親,從小就覺得她沒什麼前途。(那個年代,用成績來衡量小孩的未來 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功課再繼續不好下去,宜蘭有個很著名的工廠,你的前途就是去當女工,未來就是嫁給男工…...」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因此,許芳宜從小就不敢有夢想,她覺得,自己不值得有夢想...
舞蹈是逃避學業的管道「不想當台下沒沒無聞的許芳宜,我想當站在台上扮演各式各樣角色的許芳宜」小四的時候,許芳宜接觸到舞蹈,從此就愛上跳舞,而且覺得自己生來就是要在舞台上!
當時跳舞對她來說,比較像是在逃避功課不好的現實。就算只是在台上當一個放羊的孩子,也可以很開心的跑來跑去、大吼大叫的,因為那個當下,我是一個放羊的孩子,我不用當許芳宜......
老師看到她的潛力,才知道...原來,許芳宜 也能擁有夢想,因此,她「要當一位職業舞者!」大學時,老師看到許芳宜跳舞,認真地對她說,「這孩子非常有潛力」!
這是第一次,有人對她抱有期待,當時的她,偷偷告訴自己,不想讓老師失望!也是從那天起,她也想作夢,她也想擁有夢想,最後她決定,「我要當職業舞者!」
五年後,拎著兩個行李箱,英文不好的她,來到了紐約......前面說過,她成績不好,英文當然也不好,但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她領著兩卡皮箱,飛到美國紐約......
一開始到美國只能比手畫腳,僅僅只是點個早餐,也難以開口,一句點早餐的句子,她可以練習好幾個月。而當她終於跟外國人開口說話,從那一天開始,她真的學習到「不怕」這件事情!
學到「不怕」這堂課,讓她更有力量 闖出一片天空!聽起來,這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成就,卻是她心目中小小的成就之一,是她小小的勇敢。
很多人,連第一次踏出舒適圈的勇敢都沒有,但她做到了,那是她的自我完成。
我們會什麼會怕?怕丟臉?怕錯?但......不錯怎麼學?丟了臉你一輩子都會記住。而到底丟誰的臉?對我來說,當你不學不願意面對的時候,那才叫真的丟臉。
最後,她在瑪莎.葛蘭姆舞團從一開始的實習團員,最後爬到princple dancer
試鏡時,雖然上「紐約時報」,但最後,出場表演僅有2.....有次試鏡,許芳宜 上了紐約時報,當時的報紙評論都說她跳的舞非常好,也帶給她很大的信心。
但是,最後結果,她卻僅有兩場演出.....這對她是相當大的打擊,她還特地打給原在台灣的老師,卻只得到這樣的回應「這就叫現實,沒有一個答案可以讓所有人滿足!」
當你處在「弱勢」時,你沒有資格抱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機會做到最好!聽到這個消息,許芳宜 難過的獨自在房間裡哭泣,但哭完後,隔天一大早,她還是背著背包,照樣到教室練舞。
這消息沒有擊敗她,因為她認為,當她處在弱勢的時候,她沒有權力抱怨,「別人可以選擇不給我機會,但我不可以放棄機會!」哪怕只有兩場表演,她要讓所有看到她演出的觀眾,會因為看到許芳宜的表演而感到驕傲。
累積自己是唯一的方式,累積自我的能量是我最大的「武器」。她要讓這兩場做到最好。許芳宜選擇不放棄,她選擇好好的準備那兩場演出,最後,她成功的得到了滿堂喝采!
對許芳宜來說「選擇放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反而是一個「需要學習」的!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難道她真的不怕嗎?其實她很怕,但有時候,我們都需要學習假裝勇敢。
我們很多人在作夢,但大多數人只是在想夢,但很少人 去「執行」你的夢想。是時候,勇敢的去作夢,當一個不一樣的「___」吧!(文章出處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39095

肯著意一分

肯著意一分●洗心(明倫月刊483期 1074)
事若牽涉眾人利害,必得精算細辦,所謂「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精細辦事有何必要?
英國史學作家歐文,主張希特勒並未下令殺害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猶太人。狄波拉是美籍猶太裔教授,為證實歐文的曲解歷史,募集資金到倫敦組成律師團。主辯律師名理查德,是一位精細的老律師,他先與律師團到奧斯威辛實地勘察。
當天寒氣逼人,大霧籠罩十幾座空營房。大伙在集中營門口會合,許久,理查德才在霧裡現身,他先以「步距」計算每個房舍的距離。到毒氣室遺址,理查德拿了一本幸存者畫的毒氣室,按圖索驥,那裡是入口、門眼、柱子……。
首次開庭,歐文質問:「你們怎能證明奧斯威辛集中營有用毒氣殺猶太人?如何證明是希特勒下令?」事隔多年,確實難以證明,律師團被打得啞口無言。庭後,理查德獨自離開,法務官說:「他接了訴訟,就全心投入,不願浪費一分鐘。」理查德回去後,詳讀歐文的三版專書,分析美軍空拍奧斯威辛照片,與他在當地親眼所見,詳細比對。
第二次開庭,理查德反問歐文,三版專書為何刪去希特勒未下令的文字?你說沒有毒氣室是停屍間,那門上為何有門眼?毒氣室有氰化物,你說是消毒屍體,但屍體馬上送進火化場,何須消毒?歐文被質問得無一能答。
最後在無陪審團下,由單一法官判決:希特勒確實有下令以毒氣殺害猶太人,歐文敗訴。這件訴訟打得驚心動魄,全靠理查德的「辦事要求精細」,見人所未見,想人所未想,尋人所未尋,終於揭開歐文的「偽證」。

愛的叮嚀106-2-12


親愛的孩子:
這個星期的晨會英語抽背非常不理想,請同學要努力將對話背好、背熟,不要存有僥倖心理,也不要再發生抽到卻不會背誦的情形了(本週未背的同學別忘了下週仍要上臺背誦)。而雷主任分享「要求精細」的故事(詳見後文)提醒著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盡力做到精細,不僅生活中需要如此,事實上,對於課業與學習也能做到精細,那麼就不會有所謂看錯題目、沒看清楚、寫錯了、粗心或是不小心、遺漏某些部分……,自然而然,學習的效益就會提高許多,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彼此也相互提醒。
星期三的週會,由中興大學袁鶴齡教授講授「醒醒吧!世界已經變了!」這個主題,一開場,教授就跟我們說,雖然學校的位置的確略為在偏鄉,但是在偏鄉不代表不能進入世界的核心;在偏鄉不代表我們的能力比別人差;在偏鄉不代表發展得比其他人差……反而袁教授認為我們在弘明可以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能定下心靜下心學習,而這定心與靜心的學習將會幫助我們有更美好的未來。教授更分享了自己孩子的經驗,他每個比賽或活動都參加,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會贏,但是因為他有勇氣舉手,一步一步地改變了未來,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一條路,也證明了改變先從自己做起、人生中的第一步就是從害怕中成長、語言能力很重要也很必要、人生中有很多……是需要自己去創造的,只要掌握稍縱即逝的機會,我們也可以從邊陲走向世界的核心。
第二個重心在於世界變了,我們需要更努力讀書,教授在了解別人再看看自己的經驗分享中,舉例了大陸的學生,他們認真努力的程度超越我們的想像,晚上9點多的大學校園裡,燈火通明的教室裡坐滿了晚自習的學生;一大清早到處是行色匆忙的學生急著搶圖書館的位置,這告訴我們真的要更謙虛地學習,努力前進啊!甚至教授語重心長地說,現在不努力,未來你會後悔(因為全世界都在搶你的飯碗)、當國家無法幫助你更多時,我們必須自救。
再則說明在全球化3.0的時代,個人的知識能夠創造財富,但有三個重點一定要掌握:第一是要有專業能力、第二是電腦技能(這裡指的並非玩電玩、電競等玩3C或滑手機)、第三是語言能力,就有可能為自己帶來工作的機會。在強調要勇敢、要敢於與別人不一樣的故事裡,袁教授讓我們看到一位舞者(許芳宜)成功的案例,來自台灣的宜蘭,在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期間,跟曾擔任過美國頂尖的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藝術副總監的羅絲.帕克(Ross Parkes)學習,也因為Ross Parkes的激勵,讓許芳宜勇敢追夢,最後將其成功完美地展現在世人眼前(如後文)。
又在人生有如在跳恰恰的PPT簡報檔中,告訴我們Chance(機會)、Change(改變)、Challenge(挑戰)的重要性。最後,教授提點我們追夢青年的特質:需具備一技之長需懂得延後享受(可閱讀圖書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需對自己負責需懂得關懷別人需具備全球視野不要害怕犯錯誤,請培訓自己使自己擁有這些特質以及面對全球化時代應有的態度:改變的勇氣多勞者能不做第一,要做唯一從世界,看臺灣。這樣一場國際視野的講座,真的令我們獲益良多,也啟發我們不少,期許各位能夠從中找到積極奮發的動力,讓自己不斷往前邁進,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未來旅程。
最後,提醒第二次段考5/285/29,請多利用時間徹底複習、認真準備。
孝親尊師、福慧增長

愛你(妳)的導師


下週讀經進度與考試:


5/21(一)
5/22(二)
5/23(三)
1.  背英U4對話、先進1-18
2.  AU6單字()
3.  國文週考:國L9國注解小卷1
4.  公民週考:C3
1.  AU6課文(1)
2.  晨會英語抽背U5對話2
3.  B
4.  背英U4對話、先進1-21
1.  背英U4對話、先進1-21
2.  A雜誌單字(p.63)
3.  BU4-6句型
5/24(四)
5/25(五)
5/26(六)
1.  背英U4對話、先進1-24
2.  AU6課文(2)
3.  B:英語單字2000
4.  學力測驗:英聽、英語、國文、數學
1.  背英U4對話、先進1-24
2.  AU6大卷
3.  數學週考
1.  背英U4對話、先進1-25
2.  早自修:歷史週考、公民週考(C4)
3.  國文週考:L9大卷、L6-9卷、L6-9國注解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週會專題演講---醒醒吧!世界已經變了!

由中興大學袁鶴齡教授講授「醒醒吧!世界已經變了!」這個主題,一開場,教授就跟我們說,雖然學校的位置的確略為在偏鄉,但是在偏鄉不代表不能進入世界的核心;在偏鄉不代表我們的能力比別人差;在偏鄉不代表發展得比其他人差……反而袁教授認為我們在弘明可以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能定下心靜下心學習,而這定心與靜心的學習將會幫助我們有更美好的未來。教授更分享了自己孩子的經驗,他每個比賽或活動都參加,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會贏,但是因為他有勇氣舉手,一步一步地改變了未來,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一條路,也證明了改變先從自己做起、人生中的第一步就是從害怕中成長、語言能力很重要也很必要、人生中有很多……是需要自己去創造的,只要掌握稍縱即逝的機會,我們也可以從邊陲走向世界的核心。
第二個重心在於世界變了,我們需要更努力讀書,教授在了解別人再看看自己的經驗分享中,舉例了大陸的學生,他們認真努力的程度超越我們的想像,晚上9點多的大學校園裡,燈火通明的教室裡坐滿了晚自習的學生;一大清早到處是行色匆忙的學生急著搶圖書館的位置,這告訴我們真的要更謙虛地學習,努力前進啊!甚至教授語重心長地說,現在不努力,未來你會後悔(因為全世界都在搶你的飯碗)、當國家無法幫助你更多時,我們必須自救。
再則說明在全球化3.0的時代,個人的知識能夠創造財富,但有三個重點一定要掌握:第一是要有專業能力、第二是電腦技能(這裡指的並非玩電玩、電競等玩3C或滑手機)、第三是語言能力,就有可能為自己帶來工作的機會。在強調要勇敢、要敢於與別人不一樣的故事裡,袁教授讓我們看到一位舞者(許芳宜)成功的案例,來自台灣的宜蘭,在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期間,跟曾擔任過美國頂尖的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藝術副總監的羅絲.帕克(Ross Parkes)學習,也因為Ross Parkes的激勵,讓許芳宜勇敢追夢,最後將其成功完美地展現在世人眼前(如後文)。
又在人生有如在跳恰恰的PPT簡報檔中,告訴我們Chance(機會)、Change(改變)、Challenge(挑戰)的重要性。最後,教授提點我們追夢青年的特質:需具備一技之長需懂得延後享受(可閱讀圖書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需對自己負責需懂得關懷別人需具備全球視野不要害怕犯錯誤,請培訓自己使自己擁有這些特質以及面對全球化時代應有的態度:改變的勇氣多勞者能不做第一,要做唯一從世界,看臺灣。這樣一場國際視野的講座,真的令我們獲益良多,也啟發我們不少,期許各位能夠從中找到積極奮發的動力,讓自己不斷往前邁進,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未來旅程。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20180509浴佛暨祈福

在這溫馨感謝的五月份裡,學校舉辦了浴○、母親節祈福暨國三祈福典禮,從莊嚴、隆重的過程中;從大家齊一、虔誠的○號聲中,我們感念父母親、家中長輩對我們的付出與辛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人身體安康、國三的學長姐會考順利……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古人行誼】躬自厚薄責於人


【古人行誼】躬自厚薄責於人(人間福報2018-05-09文/曾昭安)
《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南宋愛國將領、詞人辛棄疾,堪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典範。
辛棄疾任鎮江安撫使時,遭到金兵圍困,按約定陳亮(南宋將領、思想家、文學家)三天內引兵救援,與辛棄疾內外夾擊金兵。可到了第五天,依然沒有陳亮的消息,而這時城內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幾近糧竭草盡。第七天,陳亮才率兵前來,裡應外合很快地就攻破金兵。
大家以為辛棄疾會指責陳亮失信,沒想到在聽完陳亮訴說途中遇金兵圍堵後,辛棄疾只是淡然一笑。這時,辛棄疾的手下恍然大悟:「原來大人早知陳將軍會失信,所以提前做好準備。」
辛棄疾擺擺手說:「戰場上的局勢復雜多變,隨時有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所以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人身上,我不會責怪陳將軍失信;若金兵再圍困十天而援軍不到,我們就會因為糧草耗盡而全軍覆沒了,那時將是我的大罪,每想到此我便自責不已!」
化險為夷後,辛棄疾沒有一味指責陳亮,而是反復檢討自己的過失,這樣的胸襟讓人心生敬意。有過錯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如此才能保留他人顏面,才不會招致他人怨恨,這是化解矛盾的良藥,保持良好和諧人際關係不可或缺的潤滑劑。
一個人要想在與人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個人魅力,就不能不像辛棄疾等智者賢士那樣做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文章來源http://merit-times.net/2018/05/09/%E3%80%90%E5%8F%A4%E4%BA%BA%E8%A1%8C%E8%AA%BC%E3%80%91%E8%BA%AC%E8%87%AA%E5%8E%9A%E8%96%84%E8%B2%AC%E6%96%BC%E4%BA%BA/)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佳文欣賞】——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人間福報2018-03-26高雄市普門中學/蔡宥婕)
朔風臘臘,百花凋萎,萬物枯槁。是誰在那樹梢上綻放?是誰在枯枝上散放出芬芳?是誰在那落光葉子的枝節上恣意盛開?梅花,沒錯就是它!一句影響我最深的好話就是來自於它。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通往成功的路途上,誰的不顛簸?誰的不蹀躞?倘若不經歷一番血淚相摻的「豐功偉業」,所得到的果實是「苦盡猶不甘」;倘若不通過一場驚魂動魄的「冒險探索」,所得到的果實是「苦盡猶不快」。今年的里約奧運,世界球后戴資穎竟在十六強止步讓台灣球迷大失所望,但卻在短短三個月內的香港羽球超級系列賽以黑馬之姿奪下后冠。在在證明,前人的成功何嘗不是由失敗一層一層堆砌而成的?誰能否認?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此句如何受用於我呢?我在那漫長迴廊追溯著,一個場景湊近了我的雙眸,那逐漸清晰的畫面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頭。身著黃色運動服的我,應該是仍就讀小學,確切的時間我早已不記得,只記得「一聲槍響」撼動了我的耳膜,我奮力地向前奔馳,享受著那疾風掠過耳際的舒爽,享受著那汗水淋漓的痛快,享受著那髮梢迎風飛揚的愉悅。不過這都是曾經,在我還未了解此句話之前。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小學的我,對於此句艱澀的古文根本不了解,我只知道每天必須比班上同學早到學校練習;我只知道同學一直不諒解我每天不必打掃,我只知道我付出我的血汗,換得的還是一塊又一塊的傷疤。就連那金光閃閃的獎牌,我摸都摸不著邊。我曾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我亦懷疑自己是不是本該歸於平凡;我更懷疑自己是不是早已輸光對田徑的熱愛。直到我明白此句話!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不再自我否認對田徑的熱忱,我喜歡熱血沸騰的心跳,我喜歡槍聲落下的激昂,我喜歡無止盡汗灑操場的悸動。我也不再認為我的付出是白費的,因一面面高掛牆上的獎牌,證明了一切。我愛它,此生不枉此遭。
北風呼嘯在耳畔,我,跌跌撞撞滿身傷痕,強風再度吹起撕裂仍未乾涸的痂,那血液暈開了梅花的花苞,將花瓣燃上生命的火焰。我相信傷疤會再度癒合,我仍可以繼續接受『刺骨』的挑戰,因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