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愛的叮嚀107-1-13


親愛的孩子:
不知道你()們有注意到不久之前,大陸也有個重大的交通意外……
大陸重慶市一輛公車於1028日墜入長江,導致15人罹難,2日警方公布最新調查結果,公車墜河原因竟然是因為乘客和司機衝突互毆,導致這起死亡事故。
人民日報報導,重慶警方表示,調閱公車行經路線所有監視器畫面,以及事先下車的乘客說法,證實當天車內有一名劉姓女乘客,因為坐過站要求司機停車不被理會,雙方先爆發口角衝突,接著劉女前往司機駕駛座旁繼續痛罵,並拿手機砸司機的頭部,司機也動手回擊,導致車輛失控逆向撞上對面來車,最後衝斷護欄墜入長江
劉姓女乘客和司機兩人的行為皆因為「氣不過」,劉姓女乘客「氣不過」司機為什麼不依照她的要求停車;而司機「氣不過」劉姓女乘客的言語怒罵且出手痛擊。不知道同學們對這件事的想法如何?
問題一:如果你()是那位女乘客,你()會怎麼做呢?
問題二:如果你()是那位司機,你()會怎麼做呢?
只因為坐過站,以及未依照要求停車,劉姓女乘客即能對司機員咆哮與動手?殊不知,司機要肩負車上所有乘客的安全,必須要全神貫注地開車,為乘客的安全把關。因此,是否停車要經過非常縝密的判斷!可惜的是,這位公車司機竟不顧車上其他乘客的安危,竟如此沉不注氣地與劉姓女乘客大打出手,結果就是引發了這起死亡車禍。兩人皆站在自己立場思考,未顧及他人,其實就是缺乏同理心,嚴重點說就是自私自利!結果就是賠上自己的性命。
那這些在車上的乘客何辜呢?竟也喪生於長江之中。有報導指出,因爭執初期無人勸阻,導致劉姓女乘客與司機越吵越兇,甚至到大打出手。也許這些乘客當初可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獨善其身」的心情,因此未阻止兩人的爭吵,也或許是這樣的心情,導致兩人衝突升高,而因為司機的一時不察,而無辜受到牽連,賠上了性命。
問題三:「獨善其身」在一個團體真的好嗎?以這輛公車上的乘客來說,「獨善其身」的結果就是釀成悲劇,最後看似沒事的乘客也跟著陪葬。善的聲音不願意發出來,到後來連這些向上的力量也隨之淹沒於長江之中,何其可嘆!
人人皆有同理心、兼善天下
愛你(妳)的導師

孝感人心●雨澤

孝感人心●雨澤明倫月刊488期 107 年 10 月出刊

我十一、二歲時,曾聽叔父燦若公說一件事。在家鄉有個姓齊的人,因犯罪,被判到黑龍江戍守邊疆,已經過世好幾年了。他的孩子長大後,想把父親的靈骨帶回老家安葬,但是家裡很貧窮,無法前往遠方,總是憂愁滿面。
有一天,偶然得到好幾升的豆子,靈機一動,就將豆子磨成粉,加水做成丸狀,再裹上紅土,看起來像是藥丸。他假扮成賣藥的人,前往黑龍江。一路上,以賣藥騙得的幾文錢來糊口,說也奇怪,沿途買藥的人,吃了假藥丸後,雖然是重症,也很快痊愈。於是大家爭相轉告,他的藥賣得好價錢,順利到達父親戍守之地,找到骨骸,就用箱子裝好,準備揹回家鄉安葬。
回家的路上,在窩集(吉林、黑龍江一帶的原始森林)遇到三個強盜,他急急忙忙丟下錢財,揹著骨骸逃跑。強盜見他揹著一個箱子,以為裝有寶物,就追趕抓住他,打開箱子一看,竟是骨骸,十分驚訝,問他怎麼一回事?
他邊哭邊敘述整件事,三個強盜心生憐憫放了他,還贈送好些銀兩。驚喜之下,他拜謝三個強盜。
其中一個強盜,忽然捶胸頓足,大哭說︰「這個人身子這麼瘦弱,尚且從數千里外來尋找父親的骨骸,我堂堂一個大丈夫,自命為豪傑,反而做不到,你們兩位保重,我要趕往肅州。」話一說完,揮揮手就往西邊而去,他的同伴呼喊著,要他跟家裡的妻小話別,他連頭也沒回。這是受到齊孝子的感動啊!
可惜,齊孝子過世後,如微風消散,他的懿行沒有被流傳下來。我寫《灤陽消夏錄》這些書,也忘記收錄這件事。癸丑年三月三日,我在海淀行宮侍臣輪值住宿處,偶然想起這件事,就記錄下來,補充在地方志中。這難道是齊孝子的美德沒有被彰顯出來,而他的靈魂沒有泯滅,冥冥中提醒我嗎﹖(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選譯)

心鏡書磨:章學誠經驗──方法多樣化 ●養光


心鏡書磨:章學誠經驗──方法多樣化 ●養光【明倫月刊專欄】

鼓勵人們日課經典,最常遇到的疑惑是:「天天讀誦固定的經典,不會日久生厭嗎?」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終年常熱常寒,很少有生物可以存活下去,必得四季變化,寒暑更迭,才會活得滋潤有味。經典讀誦也不例外,一部經既要熟誦不忘,又要可長可久,既不能為求新鮮而屢換經本,又得舊書不厭百回讀,這是一大考驗。人情一向喜新厭舊,要怎樣進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愈讀愈有趣的情境呢?清代歷史學家章學誠先生的經驗,可供參考。
「昨年過鎮江訪劉端臨教諭,自言頗用力于制數,而未能有得,吾勸之以易意以求。夫用功不同,同期于道。學以致道,猶荷擔以趨遠程也,數休其力而屢易其肩,然後力有餘而程可致也。攻習之餘,必靜思以求其天倪,數休其力之謂也。求于制數,更端而究于文辭,反覆而窮于義理,循環不已,終期有得,屢易其肩之謂也。」(見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
這是一篇章學誠先生給他兒子的家書。意思是說,去年路過鎮江,拜訪擔任教諭職務的劉端臨先生,端臨先生說:「我很注重考據之學,卻獲益不大,不知問題出在那裡?」我勸他在考據之餘,不妨直接思惟經典義理,或是玩味辭章文藻,三者循環變換,最終就會有所得。只要稍微改變方法,一樣可以達到「明道」的目的。就像肩膀上挑著一副重擔去趕遠路,途中必得休息好幾次,左肩右肩輪流替換,才有充裕的力量挑到目的地。
經典讀誦,在規定的讀誦遍數中,有時也要讓學生留心經典的美好文辭,或者反覆推敲經典的深義,如此讀誦、欣賞、玩味相互循環,希望學生終有所得,這就像挑擔走遠路,中途換換肩膀。
下功夫讀誦經典,方式可以多變化。時而齊誦,時而分誦,時而輪誦;或者轉換情境,在樹蔭底下、月影之中、山顛水邊,讀的是同一部經典,味道卻大異其趣。平時在家中讀誦大學,日復一日,不覺得有何特別。有一天夜宿曲阜孔廟旁的闕里賓舍,清晨起來讀誦大學,意味格外深長,何以如此?因為腳下正是「大學之道」的故鄉,大學中的聖賢、花鳥、人物全是出自這裡,讀來何等親切!
讀誦方向要堅持不變,但是方法可以善巧方便,只要讀得有樂趣,自然生起無限喜悅。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22book/05.htm

心鏡書磨:百遍功 ●養光


心鏡書磨:百遍功 ●養光【明倫月刊專欄】


生疏的經典,要能窺得其中的美好智慧,「讀誦」是最容易著手的方法。
每一段經典要讀誦幾遍才記得牢、嘗得出滋味?古人有「百遍功」的經驗。明朝何倫在〈家規〉說:「讀書以百遍為度,務要反覆熟嚼,方始味出,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融會貫通,然後為得。」
一段新的經典教材,先讀上一百遍,務必這樣反覆讀誦,來來回回的熟讀細嚼,經典的滋味才體嘗得出來。用過百遍功,經典的話就像是自己說出來的,經典的意思就如自己想的一般。這樣融會貫通以後,才可以說經典讀得有心得了。
宋儒朱熹說過一個故事,在福州有一個叫陳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一、二百遍才能讀熟。可是他不懶惰,不懈怠,勤學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日久,與日俱增,後來終於「無書不讀」,成了一個博學之士。
為什麼要訂「百遍功」?元代程端禮的〈讀書分年日程〉說:「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記。倍()讀百遍,尤能牢記。」中等資質的人讀了百遍,就能熟記。日後溫習時再背讀百遍,便記得更牢。
有人聽到讀經「百遍」,深以為苦。但是要將經典化成自己內心的思想意志,絕不是讀幾遍滑口而過就能達到的,總要費一番功夫。例如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的演說家,因小時候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動作。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為了成為卓越的政治演說家,他抄寫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八遍,他向著名的演員請教發音的方法。他每天口裡含著一顆石子,面對大海朗誦。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還不停地吟詩。一直堅持,五十年如一日,最後終於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
「百遍功」要怎樣著手進行呢?清人唐彪〈父師善誘法〉提到:「欲學生書熟,必當設籌以記遍數,每讀十遍,令繳一籌。」想要把生書讀熟,應當設計記數的「籌」,每讀十遍,繳一根籌,在一定期限內,如一天乃至一星期,要繳清十根籌才算功課完畢。
有人問:資質好的人,不必「百遍功」就背起來了,還須要讀滿百遍嗎?朱熹在〈讀書法〉中說:
「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但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二百遍時,自是強一百遍。今人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
資質魯鈍的讀百遍還不熟,務必再加遍數,使能背誦不忘。至於遍數不到一百就背起來的,也要讀滿百遍。因為讀完百遍,自然強過只讀五十遍的,讀上二百遍的,一定強過讀一百遍的。現在的人讀過的記不得,說不明白,讀過的經典似有若無,都是因為讀不精、讀不熟的原故,自然比不上用過「百遍功」的古人。
曾請教某位音樂演奏者,臺上演奏的一首曲子,臺下要練幾遍?答道:「至少三千遍以上。」真應了古人說的「曲演萬遍神理現」,唯有熟練才能趣入曲子裡的弦外之音,暢達箇中的韻味。經典是聖人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沒有熟讀功夫如何巧妙應用?
「百遍功」推動的成敗關鍵,在於教者對經典有堅定的信念,深知不如此不足以讓聖人經典烙印在讀者的心中。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22book/07.htm

提升專注力五招


提升專注力五招

第一招:睡眠充足:
精神狀況是影響學習專注力的重要原因,因此,良好與充足的睡眠品質是提升專注力的首部曲。目前許多大學生常會熬夜上BBS、聊MSN、玩facebook等,隔天便容易睡過頭或睡眠不足,進而影響到學習的專注立與學習效能。因此,要提升專注力,睡眠充足便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二招:專心聽講並勤做筆記:
在上課過程中,盡可能讓自己專心聽老師的講解。此外,亦可以透過做筆記或回答老師的問題等方式,提升自己在課堂中的專注力。
第三招:一次只做一件事:
有些大學生在課餘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同時做多件事。例如:一邊上MSN、一邊做報告,或一邊讀書一邊想著社團明天有什麼活動。這樣的方式容易影響到自己的專注力。因此,建議大學生可以先做好時間規劃,將重要的事逐一完成,將可以提升學習效率。
第四招:適時轉移注意力:
當學習的時間拉長時,專注力很自然地便會降低。當大學生發現這樣的狀況時,不妨先停下手邊的工作,暫時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上廁所、喝水、散步等,休息片刻整理思緒之後,便可以找回學習的專注力。
第五招:保持單純的學習環境:
擺滿雜物的學習環境容易導致分心。因此,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盡可能營造出只有在學習過程中會運用到的學習工具的環境。此外,也要收起娛樂用品,例如PSPMP3等。若是在做報告時,電腦視窗應只開著有關學習的部分,即時通訊、線上遊戲、或網路購物等頁面都應關閉,以免導致分心而影響學習。http://yuju.ace.ncnu.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catid=11&Itemid=112

「成功」先由「習慣」養成,每天做到這十點,絕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十位CEO的成功之道!「成功」先由「習慣」養成,每天做到這十點,絕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 那為什麼在同樣的時間裡,有的人能成功;有的卻是不斷墮落 現在來看看來自10位成功CEO的成功之道……
1.別浪費午餐時間
每個人中午都要吃飯,但這不意味著你該浪費中午午餐時間。Charles Antis認為,當他把午餐時間花在跟重要的客戶、重要的員工身上,他就能犯比較少的錯誤,也比較不會有太大的危機。為什麼?他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大部份的危機,來自於跟我們相處的人跟我們太親密了,以至於無法提供更好的建議。
2.寫下你的感恩清單
無論是你的朋友、商業夥伴,還是顧客,每天寫下感恩清單只會花你五分鐘,花點時間把一天下來曾經幫助過你的人寫下來,Anna Brockway認為,寫下感恩清單可以激勵我們,並且讓我們瞭解自己前進了多少,這方法需要長期的實踐。
3.活在當下
「專注在當下,並且一次只做一件事。如果不這麼做,你將會發現自己常遺漏續多重要資訊,而這樣會導致錯誤的商業決策」Giovanni Marcantoni說道。
4.別只待在辦公室
許多執行長,常常只待在自己的辦公室,與前方的市場和團隊的夥伴隔絕,這樣是做不出正確的決策的,也得不到寶貴的資訊。「當我與我的團隊成員在一起時,我就會做得更好,更會聽取到許多寶貴的意見。」Ashley Leonard說道。
5.要運動
「運動對於壓力管理甚為重要,每個人都知道,要建立一家成功的企業,會帶來很多壓力。即使每天只有一小段時間運動,它仍然對身心非常有幫助。」Davyeon Ross說道。
6.明日事,今天計畫
或許曾經有人跟你說早起的好處,但若你本身沒有計劃好今天要做什麼,那麼早起是很浪費時間的。Stephen Bradley認為,事先就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擬定好,然後排出優先順序,明天早起做事時,才會變得更有效率。「我每天晚上都會將明天要做的事擬定清楚。也許你不會完全按照昨日的計畫實行,但這麼做能確保你有更高的生產力。」Stephen Bradley說道。
7.每天都要保持正向的態度
每天都令人充滿挑戰,你可以讓自己處於負面的想法裡,然後讓自己喪失成長的機會,但也可以選擇接受挑戰,勇於改變自己,讓自己各方面更好。
8.早點起床,成為晨型人
關於早起,Toffer Grant提出了自身的經驗,每天晚上七點半到八點會用來陪伴小孩,之後就是跟妻子的晚餐時間,等到這一切結束後,發現自己已經很累。Toffer Grant認為每天早上4:455:30起床,可以幫助自己更有生產力,而且在妻子跟小孩起床之前,大約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供運用。「總的來說,早起能夠幫助我取得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Toffer Grant說道。
9.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再做下一件
「沒有同時多工這回事,要讓自己有高生產力的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到好再做下一件,這才是有競爭力的作法。」Kamal Kalra說。
10.早起閱讀
「每天我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三十分鐘的時間閱讀。我會讀我喜歡的東西,例如商業、歷史或科幻小說等等。」K.C. Hopson說。
一樣的時間,只要我們懂得規畫,我們也可以做出不凡的成就!(http://imtopsales.com/view1/?p=8757

20181110中學部路跑

        今天,又來到了每年一度的路跑活動,不論成績如何,你們都在主任的激勵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了最好的自己,期望你們未來在課業也能如此,為自己迎來最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