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三字經簡說(十七) 曰仁義 禮智信


三字經簡說(十七)   曰仁義  禮智信《明倫月刊》371
仁、義、禮、智、信稱作五種常理,這是不容許紊亂的,人人都應該了解五常,更應該實行並守住不放,因為能做到這五條,才配稱作「人」。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這五字的意思。
「仁者人也」,由字面上看,仁就是二人,單獨一個人無法表現出仁來,一定要兩個人。人與人相處,存著一種交厚的心理,不傷害對方,一切為對方著想,這就是仁。在實行上,最需把握的基本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要實行「恕道」。
「義者宜也」,人所應該做的事就是義,凡是合宜的,做出來對大眾有益的事,都是義。如果只對少數人或某個人有好處,而對多數人卻有害,像這樣就不可稱作義了。
「禮者理也」,做人做事要合乎道理。怎樣才合理呢?就是要凡事恭敬,由內心發出恭敬對方、恭敬事物的心,有了恭敬心,對人不敢魯莽,做事一定小心謹慎,不敢稍有懈怠,這樣一定處處受人歡迎,也不會把事情給辦壞了。求學也要恭敬,才可以得到學問的真實益處。
「智者知也」具有分辨善惡、是非、邪正的能力,知道那個該做,那個不該做,才不會迷迷糊糊,造下更多的罪業,受苦無窮。
「人言為信」,人講出來的話必須誠實不欺,才叫人話--信,否則就叫狺,只是動物的叫聲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