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佛教與孝道


佛教與孝道
枝葉繁盛的樹木,紮根於厚實的土地;流水湯湯的江河,溯源於雪嶺山脈的蘊藏;烏鴉孝親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動物尚且懂得回報於親恩;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從「上代而來,從己而出」的血緣關係中,將人性的真愛與善美發揮到極致,推及宗族、群我,傳承了代代的倫理之愛,穩固了人類生活的秩序。
中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民族,「父子」,被列為五倫之首;青年守則中有「孝順為齊家之本」;《孝經》中說:「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顯示中國人以「孝」為人格養成,也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源。
佛教初傳中國,曾受到儒家學者的非難。他們最常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來攻擊佛教剃髮出家乃不孝之舉。事實上,佛教是一個重視孝道的宗教。例如《父母恩重難報經》記載母親懷胎生產的艱難、危險以及養育兒女的艱辛,因此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孝道的重視。
◆孝與不孝
談到孝順,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烏鳥禽畜尚知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門庭增輝,使祖先不致蒙羞。甚至進一步擴大孝道的範圍,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
儒家的曾子說:如果沒有特殊緣故,而隨便殺害一隻昆蟲螞蟻,就是不孝;沒有特殊緣故,隨便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層次提昇到對動物、植物,乃至對一切眾生的愛心,這種無私廣被的慈悲仁愛,就是孝順。曾子能將孝順詮釋得如此圓融,無怪乎日後成為孔子門人中弘揚《孝經》的傳人。
「孝」的意義是什麼呢?所謂「孝」,是愛心的表現,孝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在千百年流離顛沛,迷惘失措的時空裏,孝維持了長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孝就是與親與人與生的關係。
子女愛親,當如羔羊跪乳,有極謙恭和睦的心態,讓父母順心適意,彌補他們為養育子女而犧牲奉獻的生命時光,撫慰他們為子女承受的辛勞傷痛。因此,孝親之道,除了盡本分如羔羊跪乳之外,更應該積極學習「烏鳥反哺」,常懷親恩,亟思還報,才不失為人子之道。所以提倡孝道就是要如何積極去孝養父母,解決老年的孤苦,甚至解決同胞民族之間的老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過去五代同堂的社會,老人是寶貴的智慧財產,隨著時代的易革,家庭結構的改變,同堂的古風逐漸消失,父母子女之間形成了所謂的代溝,甚至於悖逆不孝,不知孝敬父母。佛教有一首詩,道盡了天下父母的慈心,這首詩說:「記得當初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
我們應當多多深思:不孝父母是多麼的罪過!孟子曾經提到有五種不孝之罪:
1.荒怠遊戲,不知勤奮上進奉養父母,使父母衣食匱乏,是第一不孝。
2.嗜好賭博,貪愛杯中之物,只圖自己逸樂,置父母溫飽於不顧,是第二不孝。
3.只知護愛妻子兒女,積聚自己的財富,卻把父母冷落一旁,無關懷請安之情,不能克盡孝道,是第三不孝。
4.放縱耳目聲色的娛樂,沈溺慾望,讓父母懸念操心,是第四不孝。
5.好勇鬥狠,愛惹事生非,讓父母擔憂驚怕,使家門不幸,是第五不孝。
羔羊尚能跪乳,烏鴉更知報恩,人若不知孝順父母,進而孝順國家乃至一切眾生,就失去所以為人的尊貴了。
◆佛教對孝道的看法
佛教認為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一般的甘旨奉養父母,使父母免於饑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展轉之苦,才是上上大孝。佛教認為克盡孝道,應該注意下面三點:
1.孝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孝順父母應該長期不斷,源源不絕的奉養無缺,而不是憑一時情緒的喜惡,偶而給予飲食供養。譬如有人說幾年前我曾經買過兩罐奶粉孝養父母,不是也盡到孝道了嗎?幾年前的幾罐奶粉供養,如何報答父母的劬勞恩澤?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獻出一切,最起碼我們也應該同等付出回報,不能終身膝下承歡,也應該長期侍奉湯藥。
2.孝必須是實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順父母要在實際上解決父母的需要,使衣食住行沒有匱乏,生老病有所倚靠,百年喪葬沒有後慮。給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樂,而不是沽名釣譽,表面功夫,做給世人觀看的樣版故事。
3.孝順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量無盡的眾生。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更要澤被廣大的眾生父母,全心全力解決一切有情的煩惱,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末羅經》上說:「如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
以充滿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麼眾多的珍寶奇玩來施捨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養父母簞瓢之食的功德來得大,供養父母功德的殊勝,由此可以明瞭。從佛經上對孝道的讚歎、強調,可以確定佛教對孝道思想的重視,只是佛教的孝順觀有別於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間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張孝道更應該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梵網經》上說:「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順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為,更是對有情眾生的孝順。因此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當然愛由親始,對於父母的孝順是人子最基本的倫常綱紀。《大集經》上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生逢諸佛涅槃的末法時代,要將父母當作佛陀一般來侍奉尊重,因為父母的生養,我們才能得以保有人身,進而去追求佛陀所誨諭的慧命,人身具足,慧命成就,才能圓滿菩提,證得佛道。因此,要侍父母如佛陀,進而事一切眾生如如來。
◆佛教的孝道經證
孝道的思想,幾千年來深深影響著中國社會,過去為了表揚孝道,在中國歷史上,有所謂「二十四孝」的典範;在佛教裡,也有許多感人的孝道經典,如有名的《地藏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根本就是闡揚孝道的經典。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經常可以看到佛教的孝親思想。
《盂蘭盆經》云:「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教導後世眾生作盂蘭盆報答父母養育慈愛之恩。
從佛陀的教誨中,不難看出佛教對於孝道的重視,佛陀不僅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當世父母,更要孝順七世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父母,佛陀本身多生多世更是孝道的實踐者。《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夠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金剛之身,是因為佛陀於無量阿僧祇劫之中,恭敬三寶,孝養父母,因此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經上更說:「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孝順父母,不僅今世可以免除災難,為天人所護念愛敬,更可為來生種下圓滿佛道的因緣,怎麼能夠不欣喜去力行實踐呢?更何況孝親敬親,本來就是基本的人倫之道,人道若有虧損,妄想佛道有成,實在是癡人說夢,愚昧顛倒!
◆佛門中的大孝行為
1.大孝釋迦尊
佛陀不但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父母,本身更是孝道的實踐者。
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去世了,出殯時佛陀也參加了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親自為父王抬扶棺木。佛陀為了報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佛陀為了感激姨母大愛道夫人的撫養恩惠,廣開方便慈悲法門,允許五百位釋迦種族的女眾出家,佛教終於有了比丘尼的教團。佛陀為了成就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倒懸的孝心,宣說《盂蘭盆經》,為後世弟子闢出一條孝親的法門捷徑。
2.歷代高僧的孝道
中國歷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親事蹟:隋朝的敬脫法師一頭擔荷母親,一頭挑負經典,雲遊四海,隨緣度眾。南朝齊道紀法師一面躬親侍奉母親衣著飲食、大小便利,一面樂說佛法不倦,有人要代為照顧他的母親,道紀法師卻婉拒說:「生養我的母親應該由我親自來孝順,怎麼好麻煩他人代勞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眾。唐朝的子鄰法師由於母親不信三寶,死墮惡道,子鄰法師於是悲泣禮拜阿育王塔,終於使母親得生忉利天宮。唐睦州陳尊宿在黃檗禪師那兒開悟,後來住在開元寺,自己織作蒲鞋,賣給過路行人,以所得薄財奉養年老的母親,因此人人都稱他為陳蒲鞋。出家人雖然割愛辭親,但是出家人對於賜予人身的父母,更能感念他們的恩德,因此出家人的孝親反而超越一般的世人。「永懷親恩,今生有緣今生度;本無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是佛門中對於出家弟子的警策誨訓。
《雜寶藏經》說: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釋、諸佛菩薩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順敬養父母,諸佛聖賢就會常在左右。
所謂「百善孝為先」,行孝不僅是人天善業,《大般涅槃經》說:「菩薩摩訶薩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中,因恭敬父母,所以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孝順是長期不斷的奉養,而不是一時興起地隨著喜惡情緒照顧;是實質的解決父母所需,讓他們身、心皆有所依,而不是表面的衣食無缺而已;而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全面地從孝順自己的親人,乃至無量眾生,而非局限於今生的父母。是以,吾人應以「孝心為佛心」、「孝行為佛行」,孝順現世父母,進德修業,利益眾生,回向一切眾生。若能實踐佛教的孝道思想,相信人心必能和順,家庭必能幸福,社會也能安和樂利。(節選自http://www.3fo.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13&item=66&bookid=2c907d4945f411dc0145f4a891090004&ch=1&se=14&f=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